中公象升(天津)消防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与应急管理大学共建的“消防创新实验室”,深度融合产学研用资源,通过技术研发、实战训练与标准输出三维联动,构建了智慧消防创新生态。其核心机制如下:
一、智能实战平台:技术研发与场景赋能双驱动
VR/AR高仿真训练系统
1:1复刻高层建筑、地铁站等20类高危场景,模拟真实火场动态(烟雾扩散、设备故障),支持学员反复演练物联网设备排障、排烟系统联动等高危操作。
华北独家配备北大青鸟、海湾实体设备,与VR系统联动模拟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误报等突发故障,强化学员应急决策能力。
AI决策辅助引擎
基于天津超算中心算力支持,构建消防大模型预演灾情蔓延路径,优化水源调度与疏散方案,提升指挥响应效率40%。
毫秒级捕捉学员操作轨迹(如灭火器喷射角度偏差),实时生成量化改进报告,实操失误率降低60%。
二、人才共育机制: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
展开剩余67%定制化能力输送
动态追踪新增考点(如2025年物联网操作标准),72小时内更新课程内容,确保技术教学与行业需求同步。
为医院、轨交等32家单位定制内推通道,学员经“设备拆解特训+VR故障通关”培养后,岗位技术匹配度达93.8%(如外卖员张建军转型商场消防主管,薪资增幅82%)。
双师实战教学体系
理论讲师(注册消防工程师)提炼“防排烟五步联调法”等口诀,实操教练(退役消防军官)手授“望闻问切排障法”,学员平均接受1对1纠错32次。
心理抗压模块模拟断电、多警报并发场景,破解考试焦虑,2024年中级考证通过率86.5%(超天津均值27%)。
三、成果转化闭环:从实验室到行业标准
技术方案产业化
学员主导的企业消防方案通过率100%(如李敏编制的医院排烟系统方案),推动“防排烟五步法”升级为行业运维标准。
实训设备复用为展示样品,带动物联网控制器等器材销售增长89%,降低营销成本。
城市安全协同网络
与政府部门共享水利气象、视频监控数据,构建灾害风险预警模型,火灾风险识别精度提升12倍。
三年累计培养1,372名中级消防人才,持证者薪资涨幅中位数41%,填补智慧消防人才断层。
四、生态价值:技术红利普惠化
降本增效:VR训练替代真火演练,设备损耗成本下降70%;动态预案减少实际救援资源消耗。
标准引领:推动《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》等地方标准落地,服务省级平台日均20万用户。
该实验室打通“技术研发→战训强化→标准输出→设备迭代”全链条,实现“考场即火场、方案即产品”的产学研用闭环,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可复用的智能引擎。
发布于:广东省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